环球360

“央视新闻”抖音号的不传之秘:我们悄悄打工然后惊艳所有人德外独家

小编

  10月26日晚10点36分,“央视新闻”抖音号粉丝过亿了。做新媒体七八年了,最害怕听到的就是领导问我:最近涨了多少粉?流量,永远是我们这些新媒体打工人的痛。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没有粉丝泪直流。

  自己辛苦做的,没人看,没人转,每次推送都跟上刑似的,心里充满忐忑和煎熬。——我懂。

  同样的选题,绞尽脑汁辛苦拍一条,数据不如大号复制粘贴攒一条。凭什么?——我懂。

  招式的目的是体会心法,心法的目的是引领招式。做有流量的“抖快”,技法并不难,难的是真正理解新媒体视频的理念和其中的爆款逻辑。作为亿级粉丝抖音号的老运营,抖音方法论,十招,借CTR媒体融合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,赠予奋战在融媒行业的各位新媒体小伙伴。

  抖音的算法,可以理解为一个函数模型。在这个函数公式里,完播率、完成度、点赞、评论、转发、下载等等,每项指标都是可量化的,这些指标通过函数模型得出一个分数,分数高,平台算法就会判定这是用户喜欢的内容,分数高低也就决定了抖音视频的推荐范围和所拥有的流量。

  比如,如果你做了一条1分钟的视频,编辑自认为选题、节奏、情绪都很好,但是最后一看数据,用户的观看时长才8秒钟,套入到算法模型里,因为完成度拖了后腿,导致最终得分不高,这样一条视频自然很难进入更大的流量池,数据也就很惨淡了。

  所以,某种意义上,抖音是一个残酷的平台,靠版面获取用户观看量的年代已经过去了,抖音平台可没有头条推荐位的概念,一条视频的数据好与不好,关键在于内容质量、切入点和有趣程度能否抢占更多的用户时长,后者才是抖音评判内容的核心标准。

  一言以蔽之,爆款短视频不仅要“不择手段”地让用户尽可能看完,还要让他们觉得“爽”。但,这并不容易。

  实际上,能引起用户强烈情感共鸣的内容,基本都比较适合做成短视频。但现实往往是,画面大于选题,没有核心画面,不好表现,干着急。

  上面7条只是选题类别,怎么能快速找到好选题,需要较强的选题“发现力”和“捕捉力”,这取决于良好的新闻素养和新媒体素养,以及资源渠道。当然爆款选题,也有共同之处。

  总之,好选题要有一个卖点。上述5点在几乎所有新媒体平台都通吃,不止于抖音。

  “碎片化”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,但每当制作抖音短视频的时候,才会发现,吃透这三个字的新媒体人少之又少,甚至很多传统的新闻人和电视人对此是排斥的。运营抖音号,如果媒体内部不能对此统一认识,运营人员会很纠结。

  抖音的碎片化传播,可以简单理解为,只有一个核心卖点、只展示“惊人”的细节、最重要的瞬间,要叙事清楚但又不陷入叙事,大致就是20秒的空间去搭建一个视频结构。

  情感共鸣,就是让用户有情绪波动,这是内容运营的核心技巧。因为抖音内容的时长有限,想简单粗暴地感染用户,就需要情感化表达——这是画面有冲击力、文案打动人、音乐烘托、剪辑节奏共同作用的结果,尤其适合媒体号——这种非人格化的账号。如果有真人出镜,效果会更理想,因为短视频平台更偏爱人格化表达。

  至于什么是情感化、人格化表达,简单理解就是:开口闭口说人话,有一点点性格,有人设,别装作很客观,要有态度。当然,这个度千万要把握好。

  什么是音梗?既可以理解为音乐上的“包袱”,也可以理解为音乐高潮前起势的那个转折点。实现视频内容的高潮点和这个音梗点的完美契合,就是音梗化剪辑,简而言之为卡点。

  不要小看这个技巧,从数据来看,音梗的使用能提高完成度和点赞率;从观看体验来说,能强化情感表达,用户看了会“舒服”“爽”,这样的视频才够“抖音”。

  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,从本质上来说,抖音是一家音乐平台,运用不同的音乐风格,会带给观众不同的情绪反应,从而直接建立起用户相应的观看期待。

  到了第九式,其实又回归到自我创新,或者叫自我突破,也可以套路性地理解为:让你想不到我这么做了。

  比如,海霞和李雪琴的抖音互动,“央视新闻”和“四川观察”的互动,康辉VLOG,这些案例采用的都是热门人物+央视元素+热梗的模式。妙悟者不在多言,意会就好。

  方法论最后一式:做抖音号要极致。抖音使用的是爆款的算法逻辑,在媒体号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,同一选题,平台会选出最极致、最符合抖音特点的视频去加热推荐。所以,追求情感化、音梗化表达的极致,才能有爆款中的爆款。

  最后再嘱咐两句。在抖音平台,看似同样的操作,执行中的细节又大不同,一个环节不到位,或者过度跟风,用户就不买账;另外,点赞量低的时候,心疼自己、继续努力;点赞高了,也不代表做得有多好,要有定力。别被流量牵着走,要追求个性化、差异化的内容,原创破圈才高级。F88体育F88体育F88体育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