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球360

抖音新规治理“恶意营销号”精准分类治理净化网络生态

小编

  虚假人设收割老年人信任,同质化剧本制造低质劣质信息,“情感导师”兜售伪心理学课程,借国学之名贩卖焦虑,批量炮制“三句线万”的荒诞剧本,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薅流量、割韭菜。

  长期以来,恶意营销号的出现却如毒瘤般侵蚀着网络生态的健康肌体,环球360平台通过工业化生产低质内容,既消耗着公众注意力资源,也助长了虚假信息传播,甚至成为诈骗犯罪的温床,污染了用户的信息环境,侵蚀着宝贵的社会诚信,让网民尤其是老年群体遭受财产损失和精神侵害。恶意营销号危害深远,治理刻不容缓。

  4月28日,抖音发布《关于“恶意营销号”的治理规范》。规范明确,将打击十类违规行为,从内容、账号、法律追责三个层面对“恶意营销号”进行处置,同时推出账号“健康分”评估机制,对违规行为扣分,对优质内容加分,根据分值由高到低,进行阶梯式的处罚和管理,实现对违规账号的引导教育,展现出分级监管、精准施策的治理智慧。

  这一治理规范,将五花八门的恶意营销行为分门别类,涵盖工业化生产同质化内容、虚假人设不当获利、抄袭搬运、开设矩阵账号违规获利、非法买卖账号等乱象。这种细分并非简单地罗列,而是基于行为意图、典型方式和整体链条的科学研判。将违规行为分类之后,针对不同的违规行为和账号,就可以有不同的治理措施和力度,对严重违规、用户反映强烈的行为重拳出击,环球360平台又对轻微违规行为保留引导空间,彰显出净化社区环境的坚定决心,体现出守正创新的治理逻辑。

  细分化、制度化的监管规范,反映出平台对恶意营销生态的深度认知。例如对恶意营销号的处置,从其意图入手,着重打击其流量攫取机制、阻断其不当获利链条。对症下药、有的放矢的管理,既有底线治理也有生态引导,体现多样的管理措施和引导内容向上向善的态度。

  此次平台治理的精准性,进一步体现在三级处置体系的构建上。在内容层面,通过删除违规内容、限制传播范围,能够及时止损,避免不良内容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;在账号层面,根据违规程度实施阶梯式处罚,既给予改过机会又体现从内容到营利权限的系统性治理;在法律层面,对涉嫌犯罪的行为主动配合司法机关调查,加大惩治力度,提升违规成本,形成治理闭环,而“健康分”机制更像是一面正衣冠的镜子,让账号运营者更加清晰地认知自身行为边界,让优质创作者起到表率作用,实际上是构建了“违规-惩戒-教育-修复”的治理和引导链条,让治理更加动态灵活,更具温度与韧性。

  治理不应该是一阵风,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,重点在于内容有问题就治理内容,营利行为有错误就纠正经营行为。这是建立规范化、环球360平台体系化的长效机制。有了规矩,就能按规矩办事,整治就不再只是阶段性的任务,而是通过规则透明化、处置标准化、管理动态化,让治理行为成为平台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。当恶意营销号的生存空间被逐步压缩,当创作者意识到优质内容才是立足之本,网络生态将逐渐从“流量至上”的导向转向“内容为王”的良性轨道。这种转变不仅需要平台治理的持续发力,也需要创作者和用户共同形成对优质内容的价值共识,实现从强制管理到自觉维护的生态跃迁,让网络平台像自然界一样,拥有越来越强的自我净化能力。

  网络空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,精准打击恶意营销行为,既是对用户权益的切实保护,也是为行业树立治理标杆,唯有让每一个违规行为都付出相应的代价,让每个用户都以不良内容为己任,网络空间才能真正实现水清鱼跃,优质内容才会成为不变的“流量密码”。